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

宝宝一岁多还不太会说话

2017-08-15  东方启音  浏览:10056

  这是我见过的三个小宝宝:

  一岁宝宝,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一岁半宝宝,除了会叫爸爸妈妈,其他的词语都不会说。

  二岁宝宝,能听懂别人的意思,但基本没有什么语言表达

宝宝一岁多还不太会说话

  可是,我家小姑娘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九个月开始叫爸爸妈妈;一岁三个月已经掌握高频词的表达,还很乐意学习新词;一岁九个月可以用短句进行场景描述,能够和大人有效沟通。

  当我和他们的妈妈沟通,提醒她们要多“教”孩子“说”的时候,她们似乎给不出更好的回应(可能无所谓,或者没想过怎么办),甚至默认自家孩子“天然”比别人家的“慢”一点。

  我很负责任地说,不是宝宝本身有多大的天赋差异,不是谁比谁更聪明,而是,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去做。

  也有家长辩解道:“我们教了,可是孩子都没有跟着说。”那么,我也必须澄清一点:不是你没教,而是你根本不会教。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教”。

  你以为,“教”就是意图很明显地告诉孩子说某个词?不,绝不是这样。宝宝的语言开发,必须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之下进行,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听”,无时无刻都在接收各种词语的无限重复。

  从这个角度来说,芊妈就是个“话唠”。

  比如孩子早上睡醒后:

  “哇,宝宝你醒啦!妈妈抱抱。”

  “先喝点水水哦,妈妈去倒水。等等妈妈。”

  “妈妈冲奶粉哦,不要急,妈妈马上就冲好了。”

  “不能哭哦,要等一下妈妈冲奶粉嘛。”

  “好了,你自己在这里喝哦,妈妈去刷牙了。”

  “喝完奶了哦,妈妈给宝宝洗脸哦。”

  “妈妈给你擦香香,你不要动哦。”

  “你在这里陪妈妈吃早餐好不好?妈妈吃早餐。你要不要饼饼?给你咬一口。”

  “妈妈吃完了,妈妈先收拾一下。”

  “下来了好不好。妈妈陪你玩哦。不能乱动哦,妈妈抱下来。”

  数一下,说了多少个“妈妈”。觉得我太“啰嗦”?不啰嗦怎么让孩子记住!我不相信每天说几百次“妈妈”宝宝还记不住妈妈。反正,不管我去做什么,都要跟她“解释”。无论她是否能听懂,都要说给她听。正是这种长时间的“交流”,让我家小姑娘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想让孩子听懂很容易,只要你在说话的时候同步展示相对应的动作或者场景,多看几次她就能明白。而想让孩子说出来,就有些讲究了。“开先例”极其重要!只要开了口,以后就容易得多。

  “不说不给”

  小姑娘遇上喜欢的食物,就会非常迫不及待,节奏跟不上就会嗷嗷大叫,再不给就哭。但我会这样做:要求她说“吃”(要吃的简称),才给她。不说就不给。孩子不一定会照办,但你一定要耐着性子磨下去。坚持一下,孩子一定会妥协,一定会说“吃”。并且告诉她哭没有用,哭不给,说了“吃”就给她。要反复训练几次。有时候,可以要求她说出食物的名称才给她。

  请指示!

  如果宝宝想要某件东西但表达不出来,而你已经领悟了她的意图,但不知道哪一件时,可以要求她“指出来”。我试过这样:“你要哪一个,告诉妈妈。妈妈指到那一个,你就说‘嗯’。”我把可能的物品一个个指过去,她真的说了“嗯”。这个“嗯”可能很简单,而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让她明白,“开口告诉妈妈”能达成目标。

  在对象不可见的时候,只能说出来。这种选择题,适合在她必须做选择的时候问她,她为了达成目标,一定会告诉你她的选择。

  抓住她好奇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她对某种东西感兴趣,务必多让她接触,不断重复物品名称,以便她顺利实现从听懂、到记住、再到会说。对于新事物,孩子的兴趣会持续一段时间,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期,她总是会在掌握新词之后变成“复读机”。

  如果把前面提到的三个宝宝划分为三个阶段,那么这三个阶段的语言引导大致可以这样进行:

  一岁以内,以会说“爸爸、妈妈”为起点的打基础的阶段:经常与她“对话”,从听懂开始。所有接触到的事物,都告诉她“这个是什么”,以便宝宝能够把听到的名称与所指对象对应起来。动词最好先由大人演示,再手把手教宝宝自己完成,理解会更深刻。即使还不会说,但现阶段的“积累”对下一阶段起关键作用。

  一岁半以前,理解高频词的词义并学会组合表达的阶段:需要促使她积极表达个人意愿。这时候已经可以用“名词+动词”结构的短语,这种进步是自然而然的,不用刻意教。因为孩子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提出要求,比如“妈妈抱”、“吃果果”。

  一岁半以后,学习用“主谓宾结构”的短句进行场景描述的阶段:随时为她介绍周围的人和事的情况。这时候已经可以表达“谁在干什么、什么怎么样”,这种表达完全基于她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告诉她一切视线范围内存在的东西,她会接受得很快,然后自己不停地重复说,开始显示出“话唠”的本色。

  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需要多久?

  很久。真的需要很久。也许一个月,也许六个月,也许更长。但是,绝对是惊喜连连。因为,她总是会在你毫无知觉的时候,蹦出来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新词”。这个新词,你已经在她面前重复了无数遍,而你却不知道她记住了。所以,重点是,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跟孩子交流”。不管她学不学,你都要说。

  如果遇上这种家长?

  有的家长,本身就是话比较少,或者喜静不喜欢孩子“叽叽喳喳”,自然就不会跟孩子“唠叨”那么多。在这个前提下,孩子说话晚,也就情有可原了。也有懒得教的,或者不以为然只想“顺其自然”的,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孩子是你自己的。

  我只想告诉那些希望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也愿意花心思的家长,一定要学点技巧,不要完全寄希望于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

  小宝宝的成长,更多依赖家长的努力。如果你想让孩子掌握什么技能,最好经常特意在她面前做这件事情。可惜的是,这种“榜样”的作用,通常会被“不明真相”的大众归结为不需要努力的“遗传”。而我始终认为,想达成目标必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