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

宝宝2岁了不会讲话怎么办

2018-01-17  东方启音  浏览:9910

  有家长反映,孩子2岁了,很聪明,大人讲什么都懂,但就是还不会说话,只是偶尔开心的时候会喊“妈妈”。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宝宝2岁了不会讲话怎么办

  儿童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情况下,孩子到2-3岁就能比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4岁时基本能掌握日常口语,到5岁以后能较清楚地复述故事大意、看图说话或自己编简单的故事。正常情况下,发育晚的孩子与发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个月的差异,超过这个时限孩子仍然不会讲话的话,父母也无需紧张。

  首先对于大部分开口迟的孩子,都属于正常的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通常情况下,影响孩子说话的主要有生理、家庭和心理等三方面原因。

  判断孩子不会讲话是否由生理原因引起

  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专业检查。从生理上来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发音。比如,有的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若孩子有听力障碍,本身接收微弱的语言刺激也会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如果孩子有自闭症倾向,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导致其不会说话。

  对于各种原因的判断,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鉴定,不要妄下断语,以免影响到孩子。对于确定为生理原因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应该及早服务,以免延误时机;若非生理原因,家长则应该更多的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并寻找对策。

  反思家庭教育方法是否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不利

  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虽然孩子讲话晚,但其言语理解能力发育正常,所以孩子能够听懂大人讲话,并对大人的指令能够做出回应。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言语表达发育迟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平时语言输入相对较少,比如,孩子平日主要由爷爷奶奶带,老人不懂如何跟孩子语言互动,孩子又与外界接触少,没有足够的语言刺激,导致其语言中枢发育较慢;二是家长反应过度,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各种需要反应很迅速,不等孩子语言表达就立刻满足,比如孩子渴了拿杯子过来,家长立即给倒水等,仅仅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家长就满足需求。所以,孩子会不愿意开口。

  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加大儿童的语言刺激量,多跟孩子说话;在孩子用动作表达需求时,耐心的引导其用语言表达,比如孩子想要玩具时用手一指,家长可以故意装作看不懂孩子的要求,问“宝宝你想要什么呀,告诉妈妈”“你是要小汽车吗,你说,小汽车,小汽车,我想要小汽车”。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表达的重要,久而久之养成爱表达的习惯。

  分析儿童心理看其是否“害怕”讲话

  很多孩子讲话晚,也存在一些心理原因。比如,部分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语言发育,总是将孩子不会讲话挂在嘴边;一些家长总是着急、缺乏耐心,强迫孩子说话或因孩子不说话而在其面前发脾气,或将孩子的发音不准当做笑料,这些都会不经意间伤害孩子的自尊,其内心形成一种抵触心理之后就会害怕讲话。另外,家庭语言环境过于复杂也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爷爷跟孩子讲方言,爸爸妈妈讲普通话,而奶奶则是夹杂方言的普通话,孩子最初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发生混乱,以至于其害怕讲话以防出错。

  所以家长应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并能够统一家庭教养语言,帮孩子顺利度过语言敏感期。

  针对孩子开口说话晚的现象,家长应该能够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寻找原因,并及早作出矫正对策,帮助孩子顺利学会说话。